近年來,團魚山露天煤礦以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為宗旨,堅持“綠色優先,一切為環保讓路”理念,因地制宜、多措并舉,持續推進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,實現了生態治理與經濟效益雙贏的目標。
該礦將環境保護治理與安全生產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來抓,不間斷強化環保宣傳教育,利用微信群、宣傳欄、牌板、海報等宣傳方式,大力宣傳環境保護治理工作的重要性,普及環保知識,努力營造“環境保護,人人有責”的濃厚氛圍,同時定期組織廣大職工學習相關環保知識。為更好的推進礦區環境治理工作,團魚山露天煤礦還成立了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,責任分工明確,責任清單詳盡,把環保責任落實到個人。建立了環保檢查治理制度,定期組織人員對環境保護自查自糾。從排土場、儲煤場的防塵抑塵,再到各隊生活區、各路段的衛生面貌,進行全覆蓋的排查、整治,對檢查出的問題列出清單、閉合整改、剛性問責。
近年來,該礦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效。礦區綠化方面,每年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樹苗等開展綠化工作,目前礦區栽種紅柳30000棵,枸杞8000平方米,成活率達98%。揚塵治理方面,投入財力、人力,在礦區周邊找到了水源,經過技術人員對水源的可靠性進行調查和實測,利用水壓差自流的方式,制定了經濟科學合理的引水工程實施方案,為了不浪費每一滴水,還修建了蓄水池,將水儲存到蓄水池,每天就可以進行道路灑水降塵,降低了煤場的揚塵,還通過澆灌礦區種植的花草樹木,不斷改善著礦區的環境。環境整治方面,該礦將每周一確定為環境整治日,組織人員對分片承包區域、枸杞地里的垃圾進行清理,始終保持礦區干凈整潔。節能減排方面,根據《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》要求,該礦采用電鍋爐取暖設備,淘汰了高耗能燃煤鍋爐設備,有效降低煙塵對礦區環境的污染,同時要求各施工單位在生活區安裝環保型取暖設備。危廢管理方面,建立危廢庫,并按照要求對危廢庫進行防滲處理、配備防火設施,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、臺賬及標識牌,廢棄礦物油由第三方進行回收處置。目前,該礦被授予青海省海西州州級“綠色礦山”稱號。
通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,礦區從原來的叢草不生到現在的綠意盎然,生態恢復治理和環境保護都取得了較大的成效。下一步,該礦將繼續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新道路,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,守好綠水青山,釋放生態紅利,切實提高礦山環境治理成效,促進礦山環境治理各項目標全面落實,推進綠色礦山建設,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生態保障。